成功,从承认“我不会”开始(成功往往从拒绝开始)

新鲜事 admin 2023-03-10 16:51 66 0

点击上方蓝字【武志红】首页右上角"···",将我们"⭐设为星标"哦~编者按:李一诺,经典的学霸,职场女神她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后来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分子生物学博士职场方面,她从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最后做到麦肯锡的合伙人,又去了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

,普通人和高手之间,有一些重要的差别我一直在探讨差别在哪?我看你的书中有一个部分:。

做事情上,你常常讲"我不会,我不懂,我不了解"好像总是先承认自己不会、不懂、不擅长在人生的几个关键点上,这都是让你走向成功的重要开始▍李:谢谢武老师首先我觉得,有时我们把成功定义得非常狭窄比方成为某个大公司的CEO,或者某个领域中的佼佼者。

这样的定义下,「成功」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情,也是丛林法则它意味着我要成为千万人中的精英这么看,我们很多人都是失败的这种「成功」是有问题的,有害的我们可以更广义地理解「成功」:每一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权利,另外,我们也有这样的能力和可能性。

不管你是国家元首,还是农民工人,每一个人都能活出有价值的一生但如何做到呢?从这个角度来讲,成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学问其次,每一个人进入新领域想要成功,都是从「不会」开始我当时在比尔·盖茨基金会,基金会 CEO 说了一故事,让我特别深刻。

她之前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校长她刚上任有很多想法,要这样做,那样做但一个前辈跟她说,你新来的第一个月只有一个工作:找到厕所在哪哈哈,这是个隐喻——你不要想这么多,能知道楼里的厕所在哪就很了不起了。

你要承认自己无知,连厕所在哪都不知道这一种归零心态,对于成功而言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不是不能去学习,而是在于——我们认为自己不必学习一旦有这样的傲慢,你去获取知识技能,或者对行业了解,都是给自己设置障碍。

这是因为太多时候,我们面临一个巨大障碍:自恋用大白话来讲,要面子特别是我们在一个领域已经不错,然后到了新领域,很难放下自恋我们总希望以厉害的状态呈现自己,结果这构成很大的心理障碍,严重降低了学习的可能性。

其实,无论我们过往的履历再强,但到了一个新位置,我作为一个新手,能找到厕所就已经挺不错了我先承认自己不会,这个时候才能从高位降下来对,很多人刚工作会处在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比如你工作被录取,肯定因为你有过人之处,有学位,面试表现不错,你也知道自己有能力,还是蛮厉害的,给自己打气;。

但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应付不来,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特别是你每一次都会到达一个新领域,必须重新构架自己的定位我刚参加工作时,也处于这样的分裂状态你当时处于自我怀疑的阶段,一直到整合,可以讲讲转折性的故事吗?。

刚进入麦肯锡,我特别主动和刻意地需要获得认可我那时候就感觉,自己是 Impostor Syndrome(冒牌者综合征,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每天去上班,我看别人比我厉害、比我好,就总觉得我不行,大量时间都在自我怀疑,但不表现出来。

实际上它有一个过程——我得通过去面对这些感觉自己不行的东西,才能走出来很多人不愿意去体验它,你越回避就越绕弯比如那时候,我工作的沟通方式是留语音信箱,给客户留言今天做了哪些工作别人讲一遍5分钟,早就下班回家了。

我每次录完听一遍,不喜欢删掉再录结果5分钟的语音我录了2个小时那段时间确实非常痛苦,但过了一个月,好像张嘴就来了后来我自己总结:当你痛苦难受,就不得不改变了你发现这种状态不行,就越早允许自己去体验痛苦,。

充分体验它,反而能让改变发生那时候转变就这么来的用心理学的专业说法,这是一个自恋受损的阶段因为之前你已经这么厉害,当你来到一个极具挑战的时刻,发现什么都掌握不了,会有一种被打散的感觉有些人一旦自恋受损,就崩溃瓦解了。

他们感觉到一种

比方说你在副董事的位置上,你就得装自己挺厉害,表现非常努力才配得上这个职位,多干活才显示自己的价值,结果你会过得很苦你在书中讲到一个故事有一次你在带一个团队,项目经理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你想帮忙做点实事,于是花两个小时做了PPT。

结果你的下属说,"这是我安排给别人做的,不需要你"这件事给你很深的震撼大家有善意,同时又非常真实,你本来还想装一点的部分都给破掉了既不需要装苦,也不需要装厉害所以说,我们先得从真实的自己开始对,我其实非常感谢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问题。

我还想分享一个故事我被评上副董事合伙人时,刚有了第一个孩子本来工作也很累,还接了一个做投标文件的项目,非常头大,于是我问领导该怎么办没想到他说,你要做的已经那么多了,为什么还同意做这个招标?我说,副董事合伙人不就是要经历这个痛苦阶段吗?。

他说了一句我终生难忘的话:如果你这么想,你痛苦就是活该我觉得这也是外企里面,让我非常受益的一部分他们的职场环境里,很重要的一个词是 Authentic——你想什么就说什么它是一种鼓励的文化,这使你本身那些「装」的部分,经常会被人无情戳破,哈哈。

▍武: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职场环境很多人以为,我要证明自己天资卓越,于是一上来就锋芒毕露,锥处囊中,其芒自见这固然要有但当我们真想有卓越的能力,也不妨先承认自己是不会的,这是对真实的拥抱和接受所以在《把事情做好的心理学课》中,我总结了两句话:。

真实是一切的开始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我们用真实的自己和事物建立关系,和它的关系越来越深,最后,所谓好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呈现了自我的感觉被接住才活得愉悦▍李:我们的文化太注重所谓"讲礼貌",认为真话不该说。

像以前我面对上级,她做得不好,我不好意思讲其实你本来可以说出来,"这件事情不应该这么做",但因为"给面子"而不说,最后你其实走偏很远,也没人把你拉回来实际上这才是一种伤害,而我们还把它美化成一种礼貌▍武:

是的,我们为了给对方面子,维护彼此自恋,只说一些好听、暧昧、模糊不清的话结果很多人活在一种虚假的感觉里,离真实越来越远▍李:对,这样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人如何活出真实,其实是通过不断地低成本试错从家庭开始,爸妈允许你说真话,慢慢到上学、初入职场,最后是社会。

你只有在一个又一个环境里,不断被允许说真话,才能从中构出一个良好的底层反应模式而现在我如何建立起对环境的了解和认知,包括像您说的,如何跟事物构建深度关系,这实际上是从家庭里带来的比如,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一切都是你的错",或者表达类似话语。

这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是糟糕的,你的自我(self) 都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可耻的这样长大的孩子,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是你导致的,你看你的错误在哪儿"这就感觉对方在攻击自己一旦承认问题,就体验到一种攻击和否定。

特别是很多人承认自己"不会",就面临一种自我死亡的感觉,用心理学的语言叫「自体瓦解」但是当我们体验到,别人指出"我有问题"的背后带着接纳,心里带着爱;我就不需要在自恋上耗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说,父母最好的礼物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尽管它只是瞬间,不经常发生,让孩子感受到就行了我非常同意,您讲的例子真是无处不在所以我办一土学校有个理念: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场域不仅是物理上的安全,更重要是一种心理安全——我在这儿不用害怕被评判,被评价。

我记得学校里,有一个小朋友是转校来的,三年级左右,很闹,但老师对他很友善于是他说,你们老师怎么那么好,我在以前这么闹,老师会让我站到后面垃圾桶的旁边,告诉我"你就是垃圾"我想说一个老师说这种话,还能叫教育者吗?这整个就是对儿童的犯罪。

为什么这种攻击经常发生,是因为很多人就这么长大的自己没有被善待过,所以不知道如何去善待别人如果我们成长中充满了这样的暴力,就会内化这样的形式你其实并不喜欢这种形式,但它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我们的 Default(默认模式)就是这个模式。

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和家长也很悲哀,非常不容易你得带着 Intentional(目的),有意识、有意愿地去觉察和改变这不是我们怎么做家长的问题,而是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曾经被怎么对待"的问题就用您的话讲,我们要重构一个强大的自我,才有可能对别人给出善意和爱。

这需要重新去学习的是的,过去很多家长的共识是:一个孩子犯错,你无情地对待他,进行严重的攻击孩子知道疼才变乖一点比方说,孩子调皮捣蛋,闹事情,老师去骂他,结果家长都说,这对我家孩子是好的最后我们就认为,所谓的被鞭策、否认和攻击再合理不过。

我们从小作为弱者默默承受,等做了父母、领导,也不接受孩子、属下冒犯自己所谓"真话伤人",就是这么来的接着这个话题,我讲几个简单的故事有一次我在餐厅吃饭,旁边有一对父子男孩大概八九岁,吃饭特别快,但他吃得很享受。

吃完之后他把碗一放,说"爸,我吃饱了"结果他爸又拿一碗饭到男孩面前,说"饱个屁,再吃一碗"原话,我一点没改你看男孩本来吃饱了,是一个很享受的状态但他爸否定了,还说"饱个屁,再吃一碗",这让人立马有一种被噎住的状态。

还有前两天我参加一个摄影活动我们早上开始去准备,气温也比较冷,但到了下午二十四五度,其实挺热的现场有个父亲自己光膀子,却让孩子穿羽绒服这让人看着非常难受,因为我们知道,孩子的体温普遍比大人热,大人都开始穿短袖了,孩子会说"爸,我很热"。

但大人基本的回答是"你知道什么,你穿少了容易着凉,得这样子去保护"这是对孩子的基本感受进行了否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听到这个社会一直告诉他,你的感觉是错的你作为新手,要相信权威的爸妈、老师和领导,你要听父母、听领导、听权威的,大家都知道你应该是怎样的。

结果最后就变成了——孩子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这样长大的人,不可能有一份坚韧而健康的自我我记得有本书叫《不要用爱控制我》,书里讲了一个经典的美国故事妈妈带着女儿去买冰淇淋,妈妈就问女儿想吃什么冰淇淋女儿说巧克力味儿的。

妈妈就说不对吧,你不是明明喜欢香草味儿的吗?女儿说不,妈妈,我喜欢吃巧克力冰淇淋妈妈又说,我一直记得你是喜欢吃香草冰淇淋的女儿再一次说不,妈妈,我就是要吃巧克力冰淇淋最后,妈妈还是买了巧克力冰淇淋,接着就说这女儿真怪,怎么变了。

以,真正的教育是哺育、肯定、关怀一个人的自我(Self)而糟糕的教育,犯罪的教育,就是一直打压、甚至根本上否认一个人的自我。

你说的特别对我们讲这些,相信很多家长读者都同意但难点在于,一遇到具体问题,比方要不要给孩子报班补课,如何把作业写好……这些灰色地带上,很多家长觉得:我"接纳"他,但万一成绩不好,老师怎么看他,同学把他比下去怎么办?。

这是特别常见的一种叙事:我们一旦向孩子"妥协",就担心很多坏东西发生所以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这个"珠"就是刚才武老师讲的,他与生俱来的「感觉」盒子就是外边的东西,比如你的成绩、家境、你读的学校,有的看起来很破烂,有的很高级,但它都是个盒子而已。

很多人每天抱着盒子,那"珠"早让你扔了,然后我们还觉得这盒子是大宝贝有人以为教育两个字,就是什么都得往里面装似乎你只要背个书包去上学,你就是在受教育其实不是的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在做大量的买椟还珠之事所以我作为家长会提醒自己——

当孩子特别专注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不是他的作业,可能就搭一个乐高玩具,或者做一个手工,你自己要看到这个"珠"孩子如果在专注,你就去保护他这种专注这已经是帮助他构建自我了这是一个方法,希望大家能用得到▍武:

你讲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孩子玩乐高,全然地投注其中,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如果这时家长说:"你别玩了,你要去上网课学习!"又或者说:"累了吗?来喝点水,来吃点水果,哎呦,你这个乐高搭得真不错,跟爸妈分享一下……"。

这都是在破坏孩子的感觉孩子体验不到做事情的专注感,都觉得学习是苦的,工作是苦的,为了生存不得已,或者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因此大家觉得很累,要躺平还有一点,很多人做自媒体是痛苦的,一两年就开始颈椎变粗大了,肩膀僵硬,动不动就疼。

而所谓「内驱力」是个愉悦点当你做事高度专注,感到愉悦,这个事情合二为一,身体也得到滋养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你看我在创作上,现在写六七百万字了,至少十几本书每次我去做按摩,按摩师都很诧异:武老师,你怎么没有写作病?。

因为很多人写稿时间长了,颈椎、肩膀都不行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享受,写作乐在其中,非常愉悦愉悦是一种能量,会滋养自己的身体很多人不相信这个说法,但对我来讲这很真实的真正的力量从哪里来是的实际上很多人对"成为卓越的路径",是有误解的。

比方我们说:想成功,就要高中要考第一名,你要上清华,去读研究生……但其实我一开始不是冲着路径去的,那只是一个结果;不是爸妈说:"这是你的路径,你必须这样才做到的卓越"我们往往因为看到了一些结果,就把它前面的过程给「路径化」,并且奉为圣旨。

所以我推荐大家去读人物传记那些了不起的人的"路径",不会按部就班;而"路径"是我们臆想出来的再回到我们刚才讲,工作上的愉悦很多人一开始可能就错了你找一份自己非常痛恨的"好工作",为了生存不得不做,每天都不喜欢它,而只不过想要工资、升职等等的结果。

这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得到一个「价值」,或者像武老师讲的——工作中的愉悦感至于怎么把愉悦感转变成实践能力,这倒是有路径的我再做一些重要的拆解,这是我一直讲的「假和真」的问题首先,何为真实?思维是虚假的,而感觉是真实的。

一个逻辑推理,纯粹是一种思考;比如你说的路径,它脱离体验就成了无源之水,虚假之物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感觉和体验,活在逻辑推理,或别人的要求之中,这都是虚假状态所以我们说用直觉碰触这个世界,才可以让逻辑推理和体验结合,最终获得真实性。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当我们不能尊重自己的内心,按一些外在的规则而活,反而到外面去寻找该如何活着的答案,这就构成了荒原当你一个人活着,你就是一个人的荒原;当一个社会集体这样的活着,它就是一种集体的荒原。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你应该吃香草冰淇淋,你现在不热,你身体差要穿羽绒服,你还没吃饱,再吃一碗饭……大人会认为,这没什么但实际上,我们没有尊重孩子的感觉,破坏了他的感受,并且把他抛到荒原我再做一个定义:我们的一份感受,就是一份「精神生命」。

当你的感受能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一份精神生命就存活了;当你的感觉被灭掉,这一份精神生命就死掉了有一种活法看起来「正确」,比如出人头地,考第一名,挣到钱……但假如,外部东西破坏了你的感受,你的精神生命就会越来越虚弱。

上学的时候,我们精神生命的力量不那么明显因为在学校,中国式的学习由脑袋决定——只要一个人智商还可以,又努力,成绩就会不错但职场上,同样从名校出来——有些人的成长是一条抛物线,能力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 35 岁定律(中年危机)。

因为他们"安全地"靠脑袋活着——别人怎么活,自己也怎么活;别人挣钱,我想挣更多这导致一个可悲的结果:一直努力,但没有关键性突破而另一些人是一种指数性的成长因为,由衷信任自己感受的人,个性化活着,他努力的效果能比普通人好,他就可能成为高手,甚至天才。

这背后就取决于精神生命的力量,或者「自我」的强弱这是我做的一点梳理▍李:我觉得挺好的「自我」这个词实际上有多层含义的大脑里会有很多噪音,比方我们认为「我」不好,这背后可能是——妈妈说「我」不好,领导说「我」不好……。

大量的这种念头,让自己觉得「我」不好这些念头其实都是垃圾我们再往下一层,穿过别人塞进来的念头或者思维,看见更深层次的意识实际上这才是更真实的「我」我还有一个比喻现在海洋污染很严重,我在疫情以前去印尼一个小岛,那个岛有大量的垃圾,海洋的塑料垃圾会漂上来。

我印象特别深刻而当你拨开这层塑料垃圾,潜入进去,才能体验到海洋深处的宁静我们要透过这些表面的「自我」看见底层,一直到最深的,你跟大海融为一体的层次很多人经常是陷在最表面的一层自我上,没法跟底层的自我接触。

所以为什么厉害的人都热爱艺术、冥想、运动,因为这才有机会去接触深层的「自我」,包括做你热爱的事情,都是这样说到这里,我作为家长,有一个小技巧教给大家你跟孩子相处,不管是什么机缘,就问问他:"今天感觉怎么样,最近有什么事让你感觉挺好?说给爸妈听听。

"比方说,我们家老三今年9岁,他最喜欢学校里的课是 Handle Work,做手工织毛衣我问为什么,他说我就喜欢织你让他再讲一讲,哪怕他讲些琐碎而具体的细节,但实际上,你在帮他回顾当时的愉悦假设他说了五分钟,就等于给他延长五分钟,让他又回到上课那种愉悦感。

这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关注、你希望他有这样的状态他感觉好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是重要的这是一个不一定用言语表达的过程对,你刚才讲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大海垃圾之下的宁静它可以是生命源头、能量、活力……但是,单纯活在这儿时,很难碰触到它。

你要和事物产生一点关系,体验愉悦,全然放下自我;才会在「无我」状态下,体验到跟事物的合一这意味着,你进入源源不断的「万物都是我」的感觉里——所谓的能力、创造性,只不过在其中舀了一点水高手就是这样而来所以马丁·布伯的《我与你》提到:

我们要和任何一个微小事物建立关系你并非仅仅和这个事物的合一;还是和全然存在的合一这特别关键当你追逐自己喜欢的事物,哪怕抚摸一台手机,跟它产生感觉,都是根本性的力量存在本身就值得被看见我非常同意,但做起来其实挺难的。

我也没有永远合一的状态,大部分时间没有;否则就是释迦牟尼了,哈哈不过像你讲的——甘之如饴我们每一次做事,只是从大海取一瓢水,而海水还多了去很多人处于三四十岁甚至更年期,就会有年龄焦虑其实即便到九十岁,你仍能够从大海中舀水。

只要你本身就拥有愉悦和「狂喜」,一辈子还能干好多事说到这里,关于存在本身的狂喜,我作为妈妈想分享一个小练习第一步,你要看见你的孩子我们跟孩子经常是一些事务性沟通,比如:今天作业做没做完?上课好不好?这很难感觉到狂喜。

但如果设想一下,你带孩子去超市,转身发现孩子走丢了你心急如焚报了警,突然在一个拐角看见孩子,你会不会狂喜?这种狂喜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他做完作业,只要看见他,你就高兴坏了我经常提醒自己,只要孩子存在就高兴。

第二步,你也看见别的孩子我们常常记挂着:我要让「我的孩子」拿到最好的比如,有些家长给孩子报夏令营,都是藏着的,不要让别人家知道我孩子去夏令营所以,当你看一群孩子从学校出来,或者路边遇到孩子,你能不能怀着一份愉悦,为他们的存在感到高兴?。

你不需要做什么,每次接孩子就用这种心态,花个 10 秒钟就可以这就是一个让自己跟「无限性」连接的过程对的,我再翻译一下「狂喜」的说法,这是一个哲学概念父母这份超脱个人的愉悦,会让孩子感觉到:我的生命本身是被祝福的,我的存在就已经具备了巨大价值,并且被别人无条件接纳和肯定。

当然,如果我们身为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也可以自己去努力获得比如试着全然地投入一件事情,最好是半个小时以上你体验过全然专注做一件事情,也能得到这份狂喜一诺老师,在原生家庭里,你是否获得这样的祝福?非常非常多。

我的家人都比较理想主义,注重精神世界或者精神自我,对物质的东西没那么在意这可能是原生家庭给我的一份珍贵礼物大概八十年代,我妈是个工人,后来去德国留学,回来时都流行"买大件电器",但数量有限很多人买电视、洗衣机、电饭煲,比较实用的,。

但我妈买一套音响在别人看来,这东西有啥用?不能吃饭,不能洗衣服但我妈喜欢听音乐还有大学时,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事我当时刚到清华,压力非常大,因为清华大学里高手如云一个周末,我妈来看我而我觉得周末要补补课,就跟我妈说压力很大。

这时,一般的父母会说——别人一天学8小时,你一天得学10小时才行;帮你找个名师,或者找个老师补高等数学……我妈说:"这一天咱们不干了,放一边去,今天就出去玩儿"那个周末,我们骑自行车去天坛这种事对我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我妈是天才教育家,她能看到我当时很底层的心理需求包括我姥姥也是我小学最讨厌做寒假作业,每次都拖到最后几天那时,姥姥拿着大蒲扇,放一盘水果,陪我在那做作业我做不完,姥姥就骂老师,骂学校——为什么给孩子布置这么多作业。

哈哈,她从来没有怪我不早点做,没有批评我;都说学校给孩子这么多作业是不对的实际上这是对孩子的认可,对我影响蛮大的对,用哲学性的语言来说,这是「工具性」和「存在性」构成一组对比人活在世界上,好像只有成为一个「工具」才能立足。

比如一诺老师,你读清华大学、UCLA、麦肯锡这些优秀成果,诚然很棒但同时,我们是否相信存在本身之美?换句话说,你的生命就是一种优秀你妈妈买音响这件事,就体现出对存在性的一份尊重现在的中国家庭,普遍都关注孩子的。

工具性——你要成为一个好工具,要不然别人不要你了,你就活不下去了我们很少体验到对存在性的关注我也分享一个故事我初三的时候,大家都努力考中专师范,学习很焦灼,那是我经历最卷的时刻每天晚自习结束,大家不回去休息,继续挑"蜡烛"夜战直到12点。

而我一下晚自习就回去睡觉大家都以为我超聪明,不必熬夜学习实际上我也试过熬,但第二天状态不佳所以我做了一个准确的评估,白天的课比晚上重要这一定不是智商的差别,而是因为——我尊重自己的感受,用感受来指引自己。

最后我希望一诺老师分享一下,你在职场如此成功,假如总结三五个原则,你想分享什么?没问题,我觉得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人比事重要如果你到一个公司,觉得公司的文化很好,老板你很喜欢,这在职业之初非常重要如果到了后期,你就是「人」,可以更多去重视「事」。

但在初期,我觉得人比事重要第二个,微观环境比宏观环境重要我们年轻时,特别关注宏观的东西,这也没什么错但当你自己做决定,其实微观比宏观重要比如去读研,你可能需要研究这个导师,做过什么成果,他是什么风格;有哪些毕业生,他们在实验室的体验怎么样?。

这些事情对你的前途,影响更为深远至于大学在新西兰还是新加坡,是哪个大学,反而其次第三个,成长比经验重要经验这个东西是有"水分"的你一份工作做了10年,比如做一顿饭,就算不动脑子也会有熟练的经验但如果你能从中获得突破性的成长,哪怕只做了1年,也可以换到不同领域去用。

这是更底层的东西第四个,真正的成长永远来自于反思刚才武老师讲成长曲线,有的人是平缓的,有的人会高上去,为什么?原因在于反思的能力职场上,哪怕你做一份工作的结果很糟糕,一旦反思之后,也会获得正面成长好,还有一个很时髦的问题。

一诺老师作为资深的咨询专家,怎么看人工智能对咨询行业的影响?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一帮爱反思、爱总结的人,不管在什么行业,他们都可以更好地使用工具,而不是成为工具的牺牲品或者奴隶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因为新技术发展而得意的人,也会有因为新技术发展而失败的人。

我们要抛去这些,看见更底层的能力是的,一个新事物出来,我们很容易要么是理想化,要么是妖魔化我自己也很有体会前几年我开始尝试把公司做大很多人跟我讲,武老师,线下的个人心理工作室已经彻底死亡,线上才是未来后来我想,心理咨询行业有一个本质:一对一的面询永不落伍。

无论时代怎么变,哪怕出现 AR 和 VR 之类的,「面对面咨询」还是很难被取代所以,成长永远都重要你觉得自己会被取代,但如果你扎扎实实,有你的感觉,有你的体验,形成一个性化的路径;你面对科技也许根本不用慌。

对,你不能说——一辆车做得好,可因为它出事故伤人,就认为车有问题我们要做开车的人你要愿意主动去拥抱它,学习它,利用它以后怎么样用好工具,这是我们未来的另一个课题对,我想最后做个收尾当你成为真正有力量的「自我」,就不容易被各种东西所撼动。

自我越是健康的人,他们越相信世界有本质,有规律存在。这是我看见的部分。您总结得非常好,谢谢。谢谢一诺老师,我们今天就到这。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