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死亡:一种体面的死亡方式

体育电竞 admin 2023-07-23 05:16 71 0

原标题:好的死亡:一种体面的死亡方式编者按:“终活”一词最早出现在2009年,源于前一年上映的日本电影《入殓师》,是指中老年人为临终做准备而参加的各项活动2013年10月,日本各地开始流行“终活”,他们参观火葬场,向专业人士学习如何写遗嘱、拍遗照,正面地面对死亡,为临终做准备。

好该怎样离开● ● ●好的死亡:一种体面的死亡方式日本东京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死亡”体验会,。

只要亲临现场,就可以体验“死”的感觉:穿寿衣,遗像化妆,入棺为安不少老年人,甚至中年人,对这样的“死亡”体验兴致勃勃对他们来说,生前规划好身后事,两全其美:既能遵循自己的心愿,又能减轻家人的负担一名女子体验躺入棺材

台聚焦日本老人现状,拍了一集节目名字叫《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有钱又如何?长寿了,存款却会见底独居又如何?自由了,经济破产却来得太快。

一时之间,全社会人心惶惶,惊恐不已:贫穷地老去,远比你我所想的艰辛东京警察局统计了历年dao窃案件,发现“老人小tou”占比居然最大一个70多岁的独居老人闯入便利店,tou了一个200日元的三明治,折合人民币12元的代价,是被判两年监禁。

但是老人不后悔,监狱生活意味着“饿了有饭吃,bing

比老去更可怕,是孤独终老《纽约时报》2年前发表了一篇关于日本“孤独死”的报道在日本,平均每7天就有4000个老人“孤独死”独居老人缺乏社交,容易患上各种疾bing,更有“直到尸体发臭才引起注意”的极端事例如何对抗“孤独死”?

有7位老奶奶成为大家刷屏的对象她们因为各种原因独身,10年前买下同一公寓的不同单间,组团养老,一起生活,彼此照顾很多人看了后,纷纷表示羡慕:真希望自己也能这样老去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终老中国一份2012年人口调查数据显示:。

有一千万对中年夫妻,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孩子;有一亿个家庭没有小孩,或者孩子和父母分开生活这些家庭的父母逐渐步入老龄,夫妇中的一人很可能孤独终老、无孩送终豆瓣社区上有一个“孤寡人士中老年送yi收尸互助”组,。

“注孤生”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规划老来生活,约定组团养老,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下,掩饰不住对“孤独终老”的惶恐、迷茫和无奈“日本7位老奶奶买下同一公寓不同单间,组团养老”的

一位老爷爷体验“遗像化妆”时,化妆师认真给他上妆,仔细帮他打灯拍摄老爷爷不好意思地摆手:“我不需要打灯啦”“要啦,打一点灯会让你更帅”毕竟,每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死的机会如果可以选择,你希望猝不及防地死去,。

留下一个个来不及交代的待办事项?还是遵循心愿处理好一切,坦然面对死神的降临?不少日本老人选择后者日语里有一个词叫“终活”,指的是为了迎接人生终点而准备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生前写遗嘱、整理遗物、选择墓地、安排葬礼……。

为什么 “终活”如此流行?社会面临老年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年轻人越来越少,孤寡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金不断缩水,物价不断上涨,墓地越来越贵,最后很可能“死不起”一些老人为了不让老来时陷入困境,抱着“不愿麻烦子女”的心情,。

主动积极地规划身后事:是火葬、树葬还是海葬好呢?葬礼上放什么音乐好呢?长眠的棺材用什么花纹装饰好呢?谈“死”色变的禁忌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在2011年推出了“生前关爱计划”,也称为“生前契约”, 针对没有子女或有子女、

但子女无能力照顾的老人,让他们提前选好殡葬方式、墓地、写好遗嘱……类似日本的“终活”一对bing了,。

等痊愈后,他们却不想参加这个计划,亦不希望继续谈论“死”的事两位老人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和“死”有关的是不吉利的,更不要说提前准备丧事,这只会惹一身晦气,“触霉头”因此,在过去的7年里,上海只有寥寥几十人签约。

“终活”一旦开始,才知晓人生美好然而,那些参与“生前关爱计划”的老人,一旦开始准备“终活”,才发现人生充满美好的回忆一位失去了儿子的老父亲,为自己的骨灰盒设计了精致的墓碑字体一位没有子女、伴侣的老太太,。

希望葬礼上反复播放她最爱的歌曲——90年代流行抒情金曲“爱的奉献”,在“终活”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有人发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日本电视台做过一个节目,邀请一对老夫妻做“终活”准备工作人员让老爷爷。

穿上寿衣、躺入棺材,回忆一生老爷爷想了想,发现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人,居然近在咫尺但他一直把妻子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从未亲自开口说过一句“谢谢”平时对他抱怨多多的妻子,如今站在棺材旁边,toutou抹掉眼里的泪花。

日本人的“终活”,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提前规划临终准备,并不是什么“触霉头”的晦气事,而是认清生老bing死的自然规律后,尽最大能力坦然面对“好的死亡”茱莉娅·塞缪尔(Julia Samuel)是一名英国丧亲心理辅导师。

在一次采访里,她提到了“好的死亡”和“坏的死亡”:英国有80%的人希望在家中死去,身边围绕着爱人,这是好的死亡;而上着呼吸机死去,是一种糟糕极了的死亡方式她在《悲伤的力量》里记录了15个关于爱、丧亲、死亡和悲伤的故事,。

像是房间里的大象”。

(Death is like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人人都看得见,却熟视无睹它令人恐惧、痛苦、手足无措,但这不是我们避而不谈的理由如同在美国开展“死亡教育”的杰西卡(Jessica Nutik Zitter

)所倡导:我鼓励对所有高中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学习如何为死亡留下空间,如何为死亡做准备正因为它不能预料和设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早思考:我希望如何死去?我期待的“好的死亡”是什么样的?我愿意用哪一种方式和世界告别?。

对于死亡,越早开始谈论它,越好参考资料:1. Wang Lianzhang,“Fear of Dying Alone Spurs Seniors to Plan Own Funerals”, April。

alone-spurs-seniors-to-plan-own-funerals#

2. FanYingying,“Dealing with Death, China’s Biggest Taboo”,

3.

4. Jessica Nutik Zitter,“First, Sex Edd-then-death-ed.html?ref=opinion&_r=1

5. “一辈子就一次,日本老人自己规划身后事”,《TVBS新闻》,2015年7月31日https://news.tvbs.co

访】悲伤心理治liao师茱莉娅·塞缪尔:上着呼吸机死去是一种糟糕极了的死亡方式”,《界面新闻》,。

2019年3月27日8. “日本人的新恐惧:老后破产”,《北京青年报》,2018年9月5日http://ww

9. “上海墓园试水“生前契约”64位市民集体签约”,《中国新闻网》,2017年5月7日http://w

2016年12月18日。https: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