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出于什么创作考虑给《狂飙》里的安欣弄了一个奇怪的口音?(张译片场疯狂举动视频)
《狂飙》里面安欣为什么会有一个四不像的口音?该影视剧中北方籍的演员也很多比如韩童生、石兆琪等,主要演员都是普通话张译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给安欣一个奇怪的口音?按说安长林抚养他长大,应该是和石兆琪一样操着普通话才对。
看到这个问题,我才意识到国产影视剧不重视口音问题给观众造成的影响有多深我国,尤其是我国南方的方言,是非常丰富的,堪称“十里不同音”我是云南人,一个小的地级市,我们市里的口音,和下面的四个县的口音截然不同,当然这四个县之间也完全不一样,更狠的是,离我们市不到十公里的镇,也有自己的口音,甚至没有明显分界线的、紧挨着市的各个村,口音都完全不一样。
我们市里的口音,都还分化出一种叫做“总站腔”的口音,原因是当年的汽车总站的工作人员很多来自外地,他们不能说地道的本地话,就说了一口接近马普的普通话,参考王砚辉老师的普通话像我父母那一辈人,对方一张嘴,他们就听得出对方是哪个县/镇/乡/村的人,我没有那么明确,但是能分辨到县。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想说,我国这样有着如此多还在使用方言的地方,但在影视剧中基本被京腔和东北腔一统天下,这是有问题的,可能北方观众觉得没什么,但是南方观众真的觉得很违和尤其是一些明确设定故事发生地的影视剧,演员还是一口京腔,这就是一种创作上的怠慢和偷懒。
比如《安家》,典型的上海风貌,可是重要的配角里面好几个都是京腔,从来没说过上海话。
王自健和韩童生,都是一口京腔。
还有《好先生》等设定发生在上海的电视剧,几乎都被京腔演员和饺子给霸占了。《好先生》里在上海弄堂里等待儿子和孙女回家的奶奶,一家团圆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包顿大馅儿饺子,还得是肉多的。
这还是上海呢,都已经没有上海味儿了,更别提我这么多年看过的将发生地定在云南的影视剧,几乎没有一部剧方言说对的,我都不要求他们精准到县市,他们甚至不能说马普,而是大多数说四川话比如早年的《孽债》,来自西双版纳的小姑娘美霞,却说着一口标准的四川话,本南方观众只觉得好笑且出戏。
但是好歹比一口京片子强所以,我认为演员的表演中,台词口音是塑造角色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观众迅速地确定故事的发生地,更快入戏近期观众对不用原声的“演贝”的嘲讽,是一个好的倾向,说明这届观众越来越意识到台词是演员演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不过对台词的口音问题,目前大多数人还不够重视。我记忆中因为口音问题被吐槽的只有寥寥几次,比如李易峰演《老炮儿》里土生土长的胡同串子的时候,口音里完全没有北京儿化音。
而这在欧美影视圈,几乎是演员的必备技能澳洲来好莱坞打拼的演员,都会被经纪人安排上口音的训练课程,学会纯正的英美两音而几乎所有的好莱坞演员,都要根据自己扮演的人物的出身去调整自己的口音,比如艾玛·沃特森在《小妇人》中用的就是美音,尽管被部分观众吐槽这是他们听过最差的美式发音。
举几个超级厉害的例子。克里斯蒂安·贝尔其实是英国人,他在生活中是纯正英伦腔,但在他主演的好莱坞大片里,他都是用美音,以至于很多观众都以为他是美国人。
尤其是《美国精神病人》里,他出演的出身上流社会家庭的华尔街投资人,浑身上下从里到外无懈可击地像一个膨胀、扭曲的美国人。
还有出演过二代蜘蛛侠、《血战钢锯岭》的安德鲁·加菲尔德,也是英国人,但是他的美音说得很好。
美国演员说英音厉害的首推蕾妮·齐薇格,她在BJ单身日记系列三部曲的优秀表演,让很多观众以为她就是不折不扣的英国人。
说回《狂飙》,张译的口音引发争议,恰恰说明他意识到了口音是表现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除了他和张颂文之外的其他演员,几乎都没有这个意识《狂飙》里的京海是一个虚构地名,但是拍摄地是在广东江门,剧中人物常吃的有肠粉、猪脚面、广东早茶、海鲜打边炉等地域特征显著的食物,这些都是增加真实感的小细节。
这也就使得剧中对吃饺子的执着,以及部分演员字正腔圆的京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违和感和出戏感比如扮演安长林的石兆琪、扮演李有田的韩童生,他们不管是口音还是外形,都更接近北方人,李有田这个土生土长的莽村土皇帝却说了一口京腔,说真的,当地的电视台主持人都未必有他普通话标准。
还有我在直播里提到过的,李有田的穿着打扮也更接近北方的农民,而不是南方的农民。
南方农民,尤其是生活在炎热地区的南方农民,无论春夏秋冬都会穿着的灵魂装备,是拖鞋无论是二十年前还是现在,我们当地的农民无论男女无论老少,基本上都趿拉着一双拖鞋,人字拖居多,就算后脚跟开裂也依然故我
而广东人民对人字拖的热爱,更是成了一个梗。
对张译这样出身东北的演员来说,他意识到安欣这个人物需要一口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是他对自己表演的要求,他本来可以毫不费力地说一口正宗普通话的,而且可能还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他没有所以就算他说的口音并不像广东普通话,而是更接近《鸡毛飞上天》里陈江河的浙江口音,我还是很佩服他能够这样挑战自己。
因为不是大多数人认可的约定俗成,就是对的更何况很多分辨不出浙江口音和广东口音的北方观众,对张译的口音适应良好,表示一听就知道是南方人,我觉得张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所需要的,只是在下一个角色里花更多的时间去学口音,使它变得更准确,而不是否定他给人物安排口音这件事的意义。
我想起许多年前那部《我的团长我的团》,炮灰团里的角色说着各地的方言,他们的方言,成为了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龙文章的那段台词,他说:「我去过的那些地方,我们没了的地方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儿、南京的干丝烧卖还有销金的秦淮风月,上海的润饼蚵仔煎,看得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天津麻花狗不理,广州艇仔粥和肠粉,旅顺口的咸鱼饼子和炮台,东北地三鲜、狗肉汤、酸菜白肉炖粉条,苦哈哈找活路的老林子,火宫殿的鸭血汤,还有臭豆腐和已经打成粉了的长沙城。
」地方方言和地方美食一样,都是文化这两个字的具象表达我们为什么觉得现在的大城市千篇一律,甚至是影视剧都千篇一律失去了各地特色和人文气息,正是因为我们在消灭这些差别,让一切都变得标准(而且是北方,或者说北京标准)且无趣。
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演员能够给自己饰演的人物安排一个非京腔的口音,因为这才是事情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