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梁永安 面对前所未有的丰富生活 爱情还重要吗?(梁永安访谈节目)

新鲜事 admin 2023-04-23 10:34 70 0

嘉宾 梁永安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知名作家主播 阳明消除认识的两极分化,共同赋予对话与倾听的意义欢迎扫码收听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的官方播客“共同赋予”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 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共同赋予:最近,梁老师的第一本关于电影的书籍出版了,叫《梁永安的电影课》。

当我看到书的封面上写着“爱、欲望、命运和自由”的时候,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爱和自由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进入爱情的时候,爱会让我们更自由?还是说我们会被爱情束缚,需要让渡个人的自由?梁永安:从男女双方共同性来看,所谓的现代爱情跟传统爱情最大的不同就是选择。

什么叫自由呢?自由就是我们面对社会、面对世界、面对自己的内心,有一个选择的自主性这个自由是有价值落点的所以对现代中国青年来说,现在处于一个转型的复杂的年代,感受着各种各样的新的视野的打开,包括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活法,还有代际关系。

在这个复杂的场景里边,其实你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一种来路,有他的愿望和热爱你能不能在爱情里边和另外一个人,在一个特别向往的生活里面对接起来,那么这听起来容易,很自然,但实则不然。

因为目前的发展中有大量的不均衡,对于身份、财富和地位等形形色色的因素有各方面的考虑,所以,我们就会出现一种选择困难症自由在哪里呢?就在于你能不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所谓心之所向变成身之所往,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里真正能够自主选择的范围不是太大;而在爱情领域里边,作为亲密关系,作为个人关系中,它相对的个人的决定性还算是最大的比如这辈子我选个什么人一起生活,个人能决定的因素还是最大的这就是自由,一种不完整的自由。

所以你能不能为这个东西去下决心,去有勇气做选择,这是最直接地对一个人的衡量了爱情不是顺水行舟 它更大的意义上是爬山共同赋予:但是我们跟对方生活时,就是会被束手束脚,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并且要让出一部分个人的空间。

梁永安:我们首先要知道一对男女走在一起,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生活细节的日积月累的默契从现代智人进化角度看,今天我们这一支人类,可以说明确的区分出来的时候,也不超过20万年的经历我们身上的大部分是互相统一的。

像以前农耕时代,大家都差不多,差异可能都是外在的,比如地位、金钱之类的但现在社会出现了个新问题,工业革命之后,整个社会分化了现代人在这个社会大分工里、在这种流变里、在社会的迁徙里,一个人的人生踪迹、原生家庭以及在生活里面不断积累的东西,相互之间就有了不少差异。

在社会关系里,我们有社会距离比如我们在挤车的时候非常不舒适,因为我们现在社会距离一般来说都要保持在1m,特别亲切的朋友可能就是0.5m,情侣关系可能就变成没距离我们的差异会在什么地方显现呢,会在很多生活细节展开的时候,以往他身上所形成的那些东西就会呈现出来了。

这是在男女双方构造出一个小小的生活共同体的时候,必然会出现的但是这个差异不是一个阻力,相反是互相建立真正爱情的基础,它才会产生出彼此的一种张力,一种新的拓展对方的差异,是你原来不适应的或者不具备的,也许由此打开之后,你觉得很舒服。

比如他喜欢音乐,但我是个乐盲,可是我跟他在一起听音乐会还是挺高兴的我们以前对爱情本身,可能理解有问题,总觉得两个人在一条船上顺水行舟,特别的顺畅实际上,爱情是两个人有一点儿异质性,也有一点儿同一性,走在一起之后,它是一个新的融合过程,它会经受高温,也会经受高冷的。

像把一个贝壳和一个铁要合起来,它中间必须有1600度的高温,才能融在一起,而正好差异性由此形成所以我说爱情不是顺水行舟,它更大的意义上是爬山两个人一起不断地打开新生,这里必然有难度所以,我想我们心态上,不要以为进入婚姻以后,对方要处处顺着我,都符合我。

这个就没什么意思了我们要在差异性里,在矛盾性里,甚至在冲突里获得一种生命的新体会今天你在世界每走一步 都在打开日新月异的差异性共同赋予:当然身边人给我的反馈,还有自己的感受,好像感到现在非常难以进入爱情了,或者说难以对某一个人有一种心动的感觉。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傲慢与偏见》的变奏?是不是我们的边界感更明显了?或者说我们现在拥有的“傲慢”更强了,我们可能更自恋了,可能更爱自己了?梁永安:2015年出版的《单身社会》,说人类历史以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社会对一个人的生命系统的支撑,生活系统的支撑是前所未有的好,所以一个人的单身资源比以前好得多比如我在日本工作了几年,遍地都是24小时便利店,还有24小时书店,一个人背着包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会有很大的支持,你拥有的世界就大了。

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一个人生活是很辛苦的,如果没有结婚,他走到哪里其实都是一样的生活,都是春种秋收而今天不一样了,你在世界每走一步,都在打开日新月异的差异性共同赋予:大家还可以认识远方的人梁永安:是的我们以前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一个村庄里面可能都是类型化的人。

当你走在世界,可能会遇到很有趣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体会和经验因此对一个人来说,潜在的是什么地方呢,是他本身有一种真正的自己的自由但如果说爱上一个人的话,比如说代际关系里,希望他能够早点结婚生子,却不是自然遇上的爱情,而是来自上一辈,或者来自习俗时,他的心里并没什么太多的幸福感。

所以,他的生活固然有变化,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失去得很多因为当下一个人建设现代生活也不容易,要有工作和房子等等,两相一对比,一些人觉得为什么要谈恋爱?潜意识里面就有一种畏惧像美国电影《杯酒人生》,里面的男主角杰克为什么要在结婚前,开着车跑一个星期,在路途中做些疯狂的事情,最后把自己弄得很狼狈。

我们在今天时代转换的时候,一个人对于爱情到底是什么,在爱情里会获得什么,能够形成什么,而且能走多远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明确同时,单身生活又那么难以割舍,在这种双重地充满了或然性的推理下,人很难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岛上的绿光 爱情就是人生中的一点点小绿光共同赋予:今天我在来录播客的路上,看到一条热搜,一位女企业家说,爱情是女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对这句话有点儿怀疑,爱情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梁永安:我觉得爱情还是相当重要的在波涛汹涌的社会,一切都不确定了,但是人性本身还是非常渴望有一个属于个体的、自己的、贯穿短暂生命的事情,所以爱情本身获得了另外一个意义生命特质就是这样的,一个碎片化的流荡里,他承受这些,便承受着不停的涌动的起起伏伏,这其实是非常消耗的。

在飘摇中,我们会成为非常茫然的人从哲学上说,人是非常需要自我解释的一个生命人不可能是个虚空的像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会思想的芦苇,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也是从早期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展开,一个人被锁链捆着,看的是个幻影,但他看到真实的世界就特别惊讶,到底是走出去呢,还是留在原地。

在这个隐喻里面,有着多样可能但帕斯卡尔觉得这里边的每一种可能,它都有互相的否定性,没有绝对的哪一种最好,这时候可能有点虚无主义但虚无主义里面的一个核心,就是对自己的价值肯定,因为我在思索,我思故我在一个人作为生命来说,我们是有意识的存在。

我们还是希望给自己一个解释,有一个落点的所以爱情在这个时候有了一种生命形成,有了相互之间的心灵的释放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看到岛上黛西的小小家里的那束绿光一样,一个真正的漫游者的人生,就需要这么一点点小绿光,就有了自己情感的诉求,就有一个落点。

共同赋予:个体生活如此之丰富,在当下会不会觉得爱情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对它的需求以及它的位置可能不断被降低?梁永安:也不会降低因为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多元化的,多种价值并存且互相不否定哪怕在传统时代,也有人去修道院,独自生活一辈子,也会有人去过世俗的生活,去生儿育女。

其实,每个人归根到底是要过一种符合自己特性的生活而这一特性不光是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日益的积累,他们习惯或者热爱于某一种生活就不一样各自不同的生活在社会中都是重要的,都是必不可少现在总有一种额外的跨界,过于为别人焦虑。

比如有的人觉得这个人怎么还不结婚啊,一个人生活苦得很呐这类话语,这是庄子所说的人鱼之乐,而当下社会是可以装下人鱼融合的时代《简·爱》中有现代爱情的标准 双方要追求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共同赋予:我在网上看到一种调查,说现在爱情的保质期是不是更短了?这会让我们陷入某种更深的孤独或者空虚吗?

梁永安:我是不赞成的这就是现在的两个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往往是科学主义盛行,用那种生物学多巴胺之类的解释,所以它的周期就这么长但实际上,婚姻不是恋爱,而是新创造,打开了一个新过程比如说双方要共同建立起一种什么生活,是真正地属于两个人的生活。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并没有真正地打开自己,很多人按照社会流行标准,去月供房子,去建立所谓优质的生活,但这些生活的满足都是相对的“我不能过得比别人差,至少不能差得多”,至少追求比别人好一点点的生活,都是很高兴。

而这个过程里面,恐怕没有激励出两个人属于自己的生活内容在当今现代性的发展中,爱情的准入门槛其实是蛮高的以前一个农民很容易去结婚,你说是爱情吗,也很难说爱情的要求在夏洛XX·勃朗特的《简·爱》中,有一些核心的话就是,男女之间追求的是灵魂和灵魂的对话。

但是注意,我们要先有灵魂为什么很多人会出现多巴胺消失以后就没了,那就是靠身体,并没有灵魂所以,现在社会的爱情的难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如果说对于爱情的理解比较靠近传统,比如我们就是一起过个日子,我们其实就是油盐柴米,大家对婚姻的期待本来就不高,那很容易平和。

但如果说我们还很希望不断有新东西,那么两人要像温泉一样不断涌现出新东西,所以这时候对双方的要求会很高古典文学中的爱情模式 也含有当下青年面对的核心问题共同赋予:在您聊到《小妇人》《苔丝》《细雪》电影的时候,其实它们是一种古典文学中的爱情模式。

而到了当下的爱情,会有质的变化吗?或者它只是一个时代的变奏?梁永安:它这里面有联系的,尽管它们是古典式的爱情比如说《小妇人》和《细雪》都是四姐妹,但故事讲述的核心问题是“选择”,这跟我们今天年轻人是共通的。

这两部电影中,大姐都选择了一个比较常规的生活,当然《细雪》里的老二嫁了有钱的老公而《小妇人》里的老二乔决心在世界上用写作,作为自己终生的精神落点;老三贝丝则非常纯净;老四一开始也觉得自己可以追求艺术,后来发现自己没那个才华,就干脆从纯艺术最后转入纯世俗,一定要找个有钱的人嫁掉。

所以这里面发生了各种选择和转换,我们今天的青年其实面对的也是这个问题我们生活如此多变多样,在爱情里边有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就是我们要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而任何一种生活都不可能实现全部的所谓的圆满《小妇人》这四姐妹的选择里面,我觉得非常好的一点是没有贬低哪一个女性,她们共存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老四最后选择嫁给有钱男人,她也是表现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想法的,而且不见得那么处心积虑的坏。

《小妇人》中的老大很善良,但她也有莫泊桑笔下的那些女人的想法,还是想过得富裕一点但有一段很重要,老大跟老二乔说她做不到像妹妹一样写作写剧本,但是她并不觉得这样就比她们位置低,或者就因此可以看不起她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的生活之所以做出选择,可能都有他的一种性情,有其在文化上或者说有其能力上,甚至是对世界的感知上的某种必然性。

在这个电影里边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世界当下我们可能有个问题,就是我们过得不是很安然因为社会在发展的时候,还没有积累一种自己的自信一个人有时候可能受到一些影响,总觉得要追求浪漫爱情,或者要追求朴实的生活当这些想法总是在内心深处,不敢表达。

比如我想过得世俗一点,我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好的生活,但又觉得自己好像欠了一份浪漫所以,我们表达的时候,总是倾向于更好的自己,而对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有一种自我压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活得不舒展、不自在这样的情况会造成一个障碍,你跟什么人谈恋爱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很坦然很真实地去展现,只把自己很光彩的东西表达出来,然后对方恰好也是这样。

最后两个人在很大意义上,是在一个误读的基础上相处的双螺旋的爱情最好共同赋予:疫情时期,一开始我们迫切地想要建立密切的交流,渴望跟人进行沟通但因为要隔离,我们不得不独处,慢慢习惯了一个人生活这个时候其实对爱情也是有影响的吧?。

梁永安:我觉得疫情三年对这一代年轻人是影响比较大的因为他们正好处于一个社会发展非常需要快速打开自我的时候,突然被中断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原本可以去打开人生的视野却没有打开,那么爱情本身也受损,因为很多都是在打开之中相遇的。

所以我想年轻人可能从这三年里边,要有一个思想收获才行,给后面的生活、生命、人生增加一点儿更深切的东西很多热恋的人突然异地分开了,一开始觉得特别难过,原来的生活细节都在一起,整个生活都感觉不会了但头一个月或许超级难过,第三个月会觉得自己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到了一年的时候,就发现离开了也行。

这时候就是一个爱情的十字路口其实爱情的本来面貌就是离了也行,但是我还是愿意跟你在一起的这时候作为独立的人,我不是需要雪中送炭,而是我们两个人来锦上添花他就会出现更从容的状态,更加有一种相互会尊重彼此的独立,也尊重彼此个人的自由,甚至尊重彼此的孤独。

同时,双方又能看到两个人在一起的聚合,看到更完美的对方不太好的情感就是依赖,觉得对方是实现我自己无法实现的东西这时候容易把对方资源化、工具化我的理解爱情是个双螺旋,就像我们的DNA一样,里面是双螺旋,双螺旋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

以前有人把爱情理解成一个单螺旋,两个人就融成在一起,那个理解是古典的我觉得双螺旋的爱情最好,因为有彼此的照耀,有彼此的赞叹,在生活中都有非常好的建设爱情和婚姻就是一种建设性的,如果说我很强,你是依附我的,归根到底依附者和被依附者都会暗淡无光。

但如果爱情是双螺旋,是两棵树可以看到对方的春夏秋冬,你们既属于彼此,又属于社会,可以在彼此的生命里不断地打开新的自我供图/东方出版中

评论区